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练兵场”。能否把上级部署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关键在于年轻干部是否能用好“钉钉子精神”,在抓落实中练就真本领、干出真业绩。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贵在找准方向。钉钉子先要看准位置,若偏离目标,再用力也只会白费功夫。年轻干部抓落实,首要在于明确目标、找准方向,要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多走田间地头、多进百姓家门,把村情民意、资源禀赋摸清楚,把政策要求与基层实际对齐,才能让每一项工作都“钉”在关键处,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群众。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重在持之以恒。钉钉子并非一锤之功,只有一锤接着一锤敲,用实劲连续钉,才能钉得牢固。抓落实亦是如此,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中面对复杂繁琐的工作任务,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克服浮躁情绪,保持耐心和定力,要善于啃“硬骨头”,抓住矛盾的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持之以恒把工作落实到位。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成在真抓实干。钉钉子的最终目的是“固定物件、解决问题”,基层工作的核心是“服务群众、办好实事”。年轻干部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主动到一线去,到困难多、矛盾集中的地方去,以真抓实干的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年轻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为指引,不断强化想抓落实的自觉、敢抓落实的担当、会抓落实的能力,才能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把理想抱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