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暗访时发现,个别单位办事指南更新不及时,群众咨询存在多头跑、反复跑的现象,建议梳理并优化办事流程,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近日,在陕西华阴市委组织部召开的作风效能监督员问题反馈会上,一位来自企业界的监督员直指当前政务服务中的堵点与痛点。
近年来,华阴市不断拓宽监督渠道,组建起一支覆盖广泛、结构合理的作风效能监督员队伍,将监督“探头”延伸至基层一线和关键领域,实现对干部作风、政策落实、营商环境等各方面的常态化、近距离监督。
成立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牵头,纪委监委、市委办等5个部门主要领导协同配合的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专班,制定出台《华阴市干部作风效能监督员制度》,从工作职责、日常管理等8个方面明确24条具体内容。在选聘过程中,按照“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审核”的程序,经过广泛推荐和严格筛选,从新提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企业负责人、乡贤能人等多个群体中择优选聘担任监督员,构建起“干部+群众+市场主体”多元参与的监督矩阵。
作风效能监督员采取“集中组织+自主监督”的监督模式。集中组织即由工作专班统筹,围绕重点工作推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干部纪律作风等方面确定监督主题与对象,组织开展专项督查;自主监督则充分发挥监督员的行业优势和一线视角,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政务服务窗口、项目建设和基层一线,开展灵活、精准的监督。截至目前,监督员已对全市6个镇(街道)、56个部门及部分基层单位开展多轮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213个,完成整改209个。
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整改”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整改到位。监督员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纠正意见,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报送至市委作风专班登记处理。作风专班对问题实行台账管理、优先处置,按职责分工转交相关单位限期办理,处理结果及时向反映人、责任单位和监督员三方反馈。目前作风专班已就监督问题,集中约谈1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下发提醒函17份。
监督员紧盯惠企政策兑现、项目审批效率、窗口服务质量等直接影响营商环境和群众满意度的环节,敏锐捕捉问题,发出前哨警报。针对监督员反映的部分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服务态度不佳等问题,相关部门迅速优化政策推送机制,明确服务规范与标准。监督员还积极参与干部作风调研和政策宣传,围绕发展堵点、民生痛点提出“简化审批流程”“加强基层培训”等意见,推动便民惠企措施落地见效。
“作风效能监督员制度不仅拓宽了监督渠道,更有力推动了干部作风转变和服务效能提升。”华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监督员队伍建设,重点向产业链重点企业、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延伸。(作者:张瑜 段宜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