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记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锁玲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21-07-28 16:46:53
为弘扬先进典型、展示榜样力量,激发全市党员干部学习身边榜样的热潮。“渭南先锋”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营造崇尚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浓厚氛围。今天刊发《锁玲: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小小的社区,是她的家园,也是她的战场。当居民之间出现矛盾时,她第一时间沟通协调;当群众陷入生活困境时,她第一时间援手相助;当疫情突如其来时,她第一时间冲在一线……她就是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锁玲。从事社区工作11年来,她用真心换真情,以党心聚民心,赢得了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把方向“社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支好队伍,队伍强大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锁玲深知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东大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下辖的11个居民小区,多属于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疫情防控压力陡增,1月28日,锁玲接到上级通知,要求东大社区下辖小区成立7个临时党支部和2个临时联合党支部。“任务十分紧急,我们利用之前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迅速确定了小区临时党支部成员,选举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担任临时支部书记。当天下午5点我们就完成了9个小区党支部的组建。”“在疫情防控期间,没有社区221名党员的辛勤付出,没有全体社区群众的耐心配合,仅凭我们几个社区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完成疫情防控的艰巨任务。”回想起当时的工作,锁玲感慨万千。如今,各小区党支部已经成为东大社区基层管理的重要一环,在宣传国家政策、统计居民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调节矛盾纠纷、维护小区环境卫生等诸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做实管理抓细节东大社区居民与红楼、太平社区群众交叉居住,管理难度比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东大社区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群众有问题直接联系网格员,网格员能处理的就地处理,处理不了的上报网格长,网格长上报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在每个网格内的小区、单位、道路、商场、学校等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确保他们及时获得帮助和关爱。今年78岁的杨喜梅就是在排查中发现的困难老人。杨喜梅长年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家里没有厨房,平时在房檐下的一角露天做饭,一到雨雪恶劣天气,社区就派人给母子俩送饭。“老人的年纪越来越大,照顾自己都困难,更不要说照顾儿子了。”锁玲说。今年1月,社区决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锁玲把杨喜梅的三个女儿叫到一起,和她们商量母亲的赡养问题。几经商讨,姊妹三人一致决定让二女儿一家承担照顾母亲和兄弟的重任,同时继承母亲的房产。至此,杨喜梅母子二人的生活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时必须做到因人而异,不能怕麻烦,这样才能获得大家的信任。”锁玲颇有感慨地说,“我们现在推行网格化管理,就是为了贴近群众,精准服务,提高社区管理工作效率,让居民‘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优化服务提质量参加社区工作以来,锁玲一直把解决群众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利用‘智慧东城’APP线上发布志愿活动,党员志愿者和社区群众可以自行查看活动信息,报名参与。”锁玲说。东大社区通过党员带头的方式,发动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帮助社区内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与温暖,从而在整个社区形成了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今年80多岁的王农是一位孤寡老人,社区为他办理了低保、协助他缴纳医疗和养老保险,社区志愿者也定期去老人家里帮忙收拾屋子、清洗衣物。社区志愿者的关心和帮助让王农十分感动,每年自家院子里的槐树开花时,他就拉来社区志愿者和工作者,让他们摘些槐花带回家。像这样令人感动的小事还有很多。如今,东大社区充分发挥“五团一队”作用,搭建党员为民服务平台,开展“组团式”帮扶,使辖区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家庭帮扶实现全覆盖。回顾社区工作经历,锁玲感慨颇多。她说:“社区工作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受到了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快乐。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毫不后悔。群众有需要,我就有工作的动力。同时,我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区奉献就是我的人生价值!”
文: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