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阴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考核工作
  3. 考核动态
  4. 正文
“瘦身健体”为基层减负赋能
今年以来,华阴市紧紧围绕“精简优化”这个核心,通过大幅减少考核频次、降低考核指标数量等举措,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这一删繁就简的务实之举,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形式主义的迷障,让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的材料和报表中解放出来,得以轻装上阵,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工作中。
        精简二字,是破除形式主义的“手术刀”。曾几何时,基层工作陷入“考核满天飞,表格遍地走”的怪圈。名目繁多的检查、重复填报的数据、层层加码的指标,消耗了干部大量心血。此番改革,直指痛点,敢于对冗余、无效的考核项目“动刀子”。它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考核的初衷是激励实干、检验成效,而非增加负担、制造忙碌。精简优化以来,全市仅保留1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取消或合并考核事项58个,镇(街道)指标数量从483项锐减为40余项,减少幅度达90%左右。
        减量背后,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催化剂”。考核指标并非越多越好,频次并非越高越有效。华阴市通过做减法,实现了管理效能的加法。一方面,聚焦核心指标、关键任务,使考核的“指挥棒”更加精准,引导基层将力量集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刀刃”上。另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让干部能够静下心来谋划长远、扑下身子抓落实。从“疲于奔命”到“聚焦主业”,这种工作状态的转变,正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松绑之后,是激发担当作为的“新起点”。为基层减负,归根结底是为了增效。当干部们从文山会海和过度留痕中解脱出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企业群众的脚步会更勤,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效率会更高,改革创新的活力也会更强。一个宽松、信任的工作环境,远比无数个僵化的指标更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柴逸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