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阴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网上学习
  3. 干部学习
  4. 正文
干部人才锤炼,基层为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止一次提出,大力发现和培养锻炼一批扎根在基层的优秀干部,通过在艰苦的环境中接触了解困难群众,培育初心,更好的服务于民,做好人民的公仆。陕西省紧贴实际,推动各层级、各领域干部开展全方位的挂职锻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挂职干部“干在当地,学在当地,用在当地”,真正的在基层中贴纸镀金。
 
  挂职不能混经历,用心体会才为真。只有深入走近群众,亲近群众,才能知道民之所想,民之所需,民之所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题词,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口口道道挂嘴边,它是需要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的标准和行为准则。如今,在物质为上的社会中,太多人居庙堂之高,渐渐迷失在了功名利禄的诱惑中,忘记了江湖之远,忘记了至真至本的初言。看到一张张朴实的面孔,一个个憨实的举动,难道我们真的就没有一点触动吗?我们的世界难道真的就不能给“群众”多留一点空间?
 
  考核不拘于形式,真学实干写答卷。话语不在繁多,在于行,考核其实更多不在于“多考”而在于“多核”,删繁就简,避虚就实,直指要点,这才是根本。如果把考核细化为系统简单的一连串硬性数字和指标,这样只会大大降低学习者、践行体验者的积极性,只能说是“以完任务而完任务”,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同时,如果简单的以考核的成绩作为干部提拔的依据导向,必然会导致事实存在的功利性,滋生一些微腐败。因此,必须灵活考核机制,真正把优秀的、突出的,热爱人民群众的党员干部扶起来,树立良好的挂职导向。
 
  治国吏为先,古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有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关心民生的博大胸襟;更有海瑞的“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的志在天下的爱国精神和远大抱负;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的优秀精神和精华绝不会因为一些志向短浅的人就消失殆尽,荡然无存,更不会因为缺少精神的继承者而后继无人。基层的经历就是要我们找回初心,找回自我,简言多行,淡名薄利,方得始终。作者:定边信访局 胡宏才
来源:陕西党建网